• 中考招生信息网zhongkao.yggk.net

中考网

全国
学习方法 学习专题

中考网 > 中考报名系统 > 中学语文复习 >

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晋人伐诸蒲城...阅读答案

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晋人伐诸蒲城。蒲城人欲战,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于是乎得人。有人而校,罪莫大焉。吾其奔也。”遂奔狄。处狄十二年而行。过卫,卫文公不礼焉。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子犯曰:“天赐也。”稽首,受而载之。及齐,齐桓公妻之,有马二十乘。公子安之,从者以为不可。将行,谋于桑下。蚕妾在其上,以告姜氏。姜氏杀之,而谓公子曰:“子有四方之志,其闻之者,吾杀之矣。”公子曰:“无之。”姜曰:“行也!怀与安,实败名。”公子不可。姜与子犯谋,醉而遣之。醒,以戈逐子犯。  
 
   (选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
 
②公子安之
 
③以告姜氏
 
④醒,以戈逐子犯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中的“其”相同的一项是(  )
 
A.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    
 
B.吾其奔也
 
C.蚕妾在其上 
 
D.其闻之者,吾杀之矣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
 
A.         B.
 
C.                 D.
 
【参考答案】
 
 
6.D 解析:①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不译;②代词,“这”;③介词,“把”;④介词,“用”。
 
7.B 解析:A项“其”是代词,“他”。B项与例句“其”均是语气副词(注意题目要求,用法相同即可),例句“其”表期望,“一定”;B项“其”表祈使,“还是”。C项“其”是代词,此处指“树”。D项“其”是代词,“那”。
 
8.D 解析:A项第一个“焉”是兼词,“于此”;第二个“焉”是代词,“他”。B项第一个“于”是介词,“向”;第二个“于”是介词,“在”。C项第一个“之”是代词,代重耳;第二个“之”是代词,代蚕妾。D项两个“者”都是代词,“……的人”。
 
[参考译文]
 
  晋国的公子重耳在遭受迫害的时候,晋献公进兵到蒲城(去攻打他),蒲城人想抵抗,重耳不允许,说:“倚仗老父的恩赐才享有养生的俸禄,才得到人民的拥戴。有了人民的拥戴就对抗自己的君父,没有比这罪过更大的了。我还是逃跑吧。”于是逃到狄国。在狄国居住了十二年才离开。路过卫国,卫文公不礼遇他。走到五鹿,向乡下人乞讨饭吃,乡下人给了一块土,公子大怒,要举鞭子打他。子犯说:“土块是上天赐予我们的土地。”于是接受后叩头致谢,装上车子走了。到了齐国,齐桓公把姜氏嫁给重耳,并陪嫁八十匹马。公子沉湎在这安逸的生活中,随从的大臣们认为不能这样。准备出走,在桑树下谋划。蚕妇在树上听到后告诉了姜氏。姜氏恐怕走漏风声杀了蚕妇,对公子说:“你有远大的志向,听到的人我已经把她杀了。”公子说:“没有的事。”姜氏说:“走吧,留恋安逸贪图享受是会败坏名声的。”公子不愿意走。姜氏和子犯合谋,以酒灌醉使公子离开齐国。酒醒后,公子生气,拿着戈追逐子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