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招生信息网zhongkao.yggk.net

中考网

全国
学习方法 学习专题

中考网 > 中考报名系统 > 中学语文复习 >

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阳人。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阅读答案

中考招生信息网小编整理分享《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阳人。少好节义》阅读试题及答案,供大家复习备考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祝学业更上一层楼!

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阳人。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尝于太学赋诗,一座嗟伏,无敢抗。张九龄、王维雅称道之。维私邀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惧而匿?”诏浩然出。帝问其诗,浩然再拜,自诵所为,至“不才明主弃”之句,帝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采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会故人至,剧饮欢甚,或曰:“君与韩公有期。”浩然叱曰:“业已饮,遑恤他!”卒不赴。朝宗怒,辞行,浩然不悔也。张九龄为荆州,辟置于府,府罢。开元末,病疽背卒。
 
后樊泽为节度使,时浩然墓碑坏,符载以笺叩泽曰:“故处士孟浩然,文质杰美,殒落岁久,门裔陵迟,丘陇颓没,永怀若人,行路慨然。前公欲更筑大墓,阖州搢绅,闻风竦动。而今外迫军旅,内劳宾客,牵耗岁时,或有未遑。诚令好事者乘而有之,负公夙志矣。”泽乃更为刻碑凤林山南,封宠其墓。
 
初王维过郢州画浩然像于刺史亭因曰浩然亭咸通中刺史郑諴谓贤者名不可斥更署曰孟亭。
 
开元、天宝间,同知名者王昌龄、崔颢,皆位不显。     (《新唐书??孟浩然传》)
 
7.下列各句加点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
 
A、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       振:赈济
 
B、年四十,乃游京师           游:旅游
 
C、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     匿:藏匿 
 
D、君与韩公有期               期:约定
 
8.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尝于太学赋诗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B、维以实对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C、朕闻其人而未见也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D、欲荐诸朝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
 
9.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评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孟浩然以诗而名,赋诗时,曾令所有在座的人惊叹,无人敢与其抵抗
 
B、“不才明主弃”既有谦,又有敬,谦敬非常得当,“明主”此处指“玄宗”
 
C、符载请求新到任的节度使,应克服困难,为孟浩然修补破损了的墓碑。
 
D、樊泽听从了符载的劝告,在凤林山南重新为孟浩然刻了墓碑。
 
10.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3分)
 
初王维过郢州画浩然像于刺史亭因曰浩然亭咸通中刺史郑諴谓贤者名不可斥更署曰孟亭
 
11.翻译文段中画线句子为现代汉语。(6分)
 
(1)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     译文:                             (2)前公欲更筑大墓,阖州搢绅,闻风竦动。   译文: 
 
【参考答案】
 
 
9.A(“无人敢与其抵抗”理解不正确)
 
10.初/王维过郢州/画浩然像于刺史亭/因曰浩然亭/咸通中/刺史郑諴谓贤者名不可斥/更署曰孟亭 (画对两处给1分,全对给3分)
 
11.(1)你不曾经求过为官,我也未尝放弃你,为什么诬陷我?(“弃”“奈何”)
 
(2)上一任节度使打算为他改建一座大墓,全州的搢绅,听到消息都很兴奋。(“更”“搢绅”)
 
【译文】
 
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少年时崇尚气节、义气,喜欢帮助患难的人,隐居在鹿门山。四十岁时,才游学到京师。曾经在太学(朝廷里的最高学府)赋诗,满座的人都感叹佩服,没有敢和他比的。张九龄、王维非常欣赏他。王维私自邀请他进到内署(王维的办公处),不久唐玄宗来了,孟浩然藏到床下,王维告诉了唐玄宗实情,皇帝高兴得说:“我听说过这个人却没见过,有什么害怕还要藏起来?”下令孟浩然出来。唐玄宗询问他的诗作,孟浩然又施礼,背诵自己的诗作,到“不才明主弃”这一句,皇帝说:“你不求做官,而我也未尝抛弃你,为什么要诬陷我?”因此让孟浩然回去了。采访使(官职名)韩朝宗邀孟浩然一起到京城,打算在朝堂上推荐他。正巧孟浩然家里有老朋友来,喝酒非常高兴,有人说:“你与韩先生有约定。”孟浩然斥责他说:“已经喝酒了,哪有时间管他!”最终没有赴约。韩朝宗大怒,来告别,孟浩然依然不反悔。张九龄担任荆州刺史,把他征聘在幕府中,后来幕府撤销了。开元(唐玄宗年号)末年,孟浩然背上长疮而死。
    后来樊泽担任节度使,当时孟浩然的墓碑毁坏了,符载写信给樊泽说:“故隐士孟浩然,文才杰出,去世多年,后人衰落,湮没于田野之中,大家都怀念他,行路的人到此都大发感慨。上一任节度使打算为他改建一座大墓,全州的搢绅,听到消息都很兴奋。如今因为对外迫于战事,对内为宾客操劳,一拖再拖,一直没有时间。就算有好事者打算改建,也没有完成先生的宿愿。”樊泽于是在凤林山南又给孟浩然刻碑,隆重的祭奠了他的坟墓。
    起初,王维路过郢州,在刺史亭画下了孟浩然的画像,因此叫此亭为浩然亭。咸通(唐僖宗)年间,刺史郑諴认为贤人的名字不能冒犯,改名为孟亭。
    开元、天宝(唐玄宗年号)年间,和孟浩然齐名的王昌龄、崔颢,官位都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