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之死
1898年,戊戌变法仅一百零三天,形势骤变。本来支持改革的慈禧太后突然变脸,囚禁光绪,捕杀维新党人。于是戊戌豪杰或仓皇出逃,或慷慨赴死。变法领袖康有为、梁启超流亡国外,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六君子被斩。戊戌变法宣告失败。
谭嗣同亲自把梁启超送到日本使馆。梁启超要他和自己一起出走日本,谭嗣同说:“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后日本使馆方面又提出要为谭嗣同提供“保护”,但谭嗣同回答:“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之所以不昌者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谭嗣同被捕后,在狱中写下了这样的诗句:“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9月28日,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就义。临终时,谭嗣同大喊:“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摘自《杂文选刊》2010/1 上旬版,有删改)
谭嗣同的慷慨赴死与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所说的“死生亦大矣”“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观点是否矛盾?请阐述理由。(150字左右)
【参考答案】
示例:
(一)
不矛盾。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谭嗣同慷慨赴死是为了革故鼎新、振兴祖国。他面对死亡的大义凛然、刚烈之气震撼九州。谭嗣同并非王羲之所批判的等生死、齐彭殇之人。死生固然重要,但“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在国家存亡面前,他将个人生死抛诸脑后,这是何等的胸襟,何等的气魄!他死得伟大。
(二)
矛盾。诚如王羲之所说:“死生亦大义矣”,死生是很重要的事情,要珍惜生命。我们不可苟活,但也绝不能妄死。死要死得有价值。谭嗣同英勇可嘉,但他的死在当时并未唤醒麻木的群众,更未能拯救变法。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同是为了救国,梁启超暂时出走,孙中山迂回革命,鲁迅弃医从文。相比之下,谭嗣同赴死显得冲动鲁莽。革命路漫长,需要激情、勇猛,更需要坚韧和智慧。为革命更需要珍惜生命,在可以不死时非要***,实在是死有不值。
(三)
矛盾。从材料看,与其说谭嗣同是为变法而死,不如说是为光绪皇帝而死。由于变法失败,皇帝被幽禁,在谭嗣同看来,只能以死来报答皇恩。虽然谭嗣同没有这样说,但从他那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的话来看,他的死还是为了“临难一死报君王”。虽然他的死表现出对君王的忠义,但那种时局下,对国家命运无多大实际意义。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国家而言,都应该珍惜生命,到社会洪流中去挥洒血汗、奋勇搏击。所以谭嗣同的赴死与王羲之的珍惜生命、努力有所作为的观点是相矛盾的。
(要求:言之有据,言之成理,观点鲜明。)